Foot Locker為何敗走香港?|運動公關Gordon

|

運動及健身場地在疫情肆虐下「執得多,開得更多」,運動相關品牌理應乘勢而上,但早前美資運動用品連鎖店Foot Locker卻要全線關閉6間分店(2026年之前關閉全球420間表現不濟的分店),背後又是哪些原因呢?

一、香港租金太離地?

Foot Locker於2018年再次來港「插旗」,第一間分店是位於尖沙咀北京道及亞士厘道交界的裕華國際大廈,4層合共2.7萬平方呎,月租高達230萬元,是香港最大的波鞋店。

230萬租金,即是說每月要賣出2,300對波鞋(以1,000元一對波鞋計算),亦即每日賣出77對波鞋才可達到230萬的銷售額,要記住這不是盈利,假設每對波鞋的利潤是50%,Foot Locker每月要賣出4,600對波鞋才夠交租。

二、總店地址不「就腳」

Foot Locker尖沙咀旗艦店極不「就腳」,該地方沒有專屬停車場,並不吸引駕車人士,即是說少了一批有消費能力的家庭客。留意一下,當Foot Locker決定關閉全球420間表現不濟的分店時,又計劃同時開設300間新式概念店,包括為波鞋迷而設的社區店,以及專攻兒童用品的遊樂店,當中提及的「社區」及「兒童」,正正是香港舊址未能滿足的。

三、欠缺限量版波鞋的貨源,太遲與本地品牌及運動員合作

在欠缺限量版波鞋發售下,實在難以吸引資深球迷進店尋寶,筆者作為公關顧問,一般建議品牌應進行貼地宣傳,例如與本地運動員或品牌合作,舉辦不同活動提升人流;然而,外國運動品牌一向有嚴格的遵守制度,不容許海外部門隨心隨意進行宣傳,因為要保持一貫的品牌風格很重要。

儘管結業前一年曾找甲一籃球運動員何倚富拍攝籃球教學短片,以及與木版球衣品牌BallinHK及UBL宇宙當入樽分別聯乘舉辦展覽,但說實話實在太遲。

香港的租金壓力當然是零售商一個極大負擔,但最重要的是普通運動產品難以散發吸引力,以前大家到香港購物,除了因為免稅,更主要是不少產品只限於某幾個地區發售。但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網上消費,對零售商來說,需要更多獨特產品及貼地活動(例如主辦或協辦運動賽事、贊助更多本地運動員),以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歸屬感。

期望未來Foot Locker第三度來港,不要盲目去找尋貴舖,而是多預留成本,去舉辦更多拉近本地消費者的落地活動。

運動公關Gordon 邱益忠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AASFP)運動公關/董事
青年創業軍《第二屆十大傑出創業青年選舉》籌委組主席
青年創業軍《第三屆十大傑出創業青年選舉》顧問主席
香港健身Guide籌委組主席
《Startup公關教你初創成功學》作者
Instagram:gordon_khoo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