鰂魚涌地遭接管|被遺忘的富豪:汪世忠 曾與李嘉誠比肩 近年財困遭申清盤

|

近日鰂魚涌海裕街臨海地皮的接管人,委託世邦魏理仕以招標形式出售地皮。據悉該地去年初申請原址換地,由工業用地改作商用,換地後可建成40萬方呎的商業樓面,市場估值40億元。該地皮原由太平協和持有,但目前已遭接管,而太平協和主席則是汪世忠。現時說起汪世忠這個名字可能已不為人所知,但他除了是中國地產(1838)的主席外,亦是一個曾經與長實(001)主席李嘉誠、何鴻燊比肩的人,可惜因囤地而走上絕路。

資料顯示,太平協和於2001年提出於鰂魚涌東區海底隧道出口的海旁發展 「老香港」文化及旅遊發展計劃,計劃興建包括3個主題購物區、3間主題酒店、會所及休憩設施、碼頭、主題景點等。當時預計總投資達60億元,並計劃於2004年落成。但目前為止,該地仍然一片空虛。有資深地產界人士表示,除鰂魚涌臨海地皮以外,太平協和仍持有荃灣大屋圍協和廣場,該商場於2003年5月開放,並於2017年間開始封閉樓上數層以作翻新。

創立大平協和  賣錶起家

汪世忠方面,他在1953年於台灣出生,年幼時期到外國讀書,20歲時更考上哈佛大學。他畢業後未有留在美國,反而選擇回國投身商界發展。1979年,汪世忠與兄長汪世昌到香港創立太平協和公司,其第一個目標就是手錶。經過三年研發,汪世忠在1982年於深圳成立當地第一個鐘錶品牌:「天霸表」。

當時手錶在內地可算是身份及地位的象徵,但當時客人多數喜歡機械錶,而天霸表的主要商品則是石英錶及陶瓷錶,因此未獲大眾接受。直至1984年,天霸表憑着一個廣告,以及廣告標語「擋不住的誘惑」,成功為天霸表打開商機,亦為太平協和於1987年在港上市提供穩健基礎。

太平協和上市後,汪世忠發現內地人民的消費水平提高,看見內地的商機。因此汪世忠開始大展拳腳,涉足各行各業,先後創立協和百貨、協和石化、協和銀行。在高峯時期,協和系的總資產超過了1,000億港元。至於協和當時最主要的業務,仍然是地產界。

進軍地產  與李嘉誠合作

1996年7月,汪世忠成立協和建設,主要從事位於香港及內地的商業和住宅物業發展,而汪世忠亦積極在內地買地,其中包括上海南京東路、北京西單大街、重慶解放碑等一線城市地段。同年11月,協和建設亦於港交所上市。

90年代是香港房地產最火熱的時代,當時汪世忠就與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聯合發展位於馬鞍山的聽濤雅苑。整個屋苑共有11幢,提供2,032個單位。惟聽濤雅苑宣佈興建第2期時,碰上亞洲金融風暴,二人不得已調整售價,以「市場震撼價」每呎4,700至5,181元出售。由於價格較低,當時超額認購達3倍。

與長實反目  在中國囤地

聽濤雅苑項目取得成功後,協和更收購了聽濤雅苑項目公司Concord Property Development(CPD)。不過,因金融風暴關係,部份買家因無力供款而撻定,CPD委託長實向撻訂買家追討差價,而當長實討回207萬元差價後,卻未將款項支付予CPD。CPD先後3次去信長實要求取回款項均不果,兩大地產商最終鬧上法庭。

在地產界取得甜頭的汪世忠,後來卻「走火入魔」。眾所周知,地皮是升值最快的資產,汪世忠早年囤積的地皮,更升價十倍,但他並未有發展的意思。面對國家發出的土地使用期限,汪世忠雖然對外宣稱項目進行中,卻遲遲未見成果,目的就是讓地皮盡量少開發,坐等土地升值。

例如汪世忠曾表示要在南京興建一個集辦公、酒店、商業、住宅為一體的協和城,預計2008年完工。結果在第一期完工後,第二期卻難產。2010年時,協和表示最遲2013年完工,然後又沒有然後。再後來,協和又表示,會在2019年至2024年年竣工,結局可想而知。

成立中國地產  靠估值撐業績

其後,汪世忠成立中國地產集團(1838),並將協和的資產注入。中國地產集團亦於2007年2月在香港上市。由於在香港上市公司的投資物業,可以按照周邊市場的成交價估值,報告期內的價格變動亦可計入當期利潤。即使土地未有開發,但土地價值上升,公司仍可在業績報告上表示自己有盈利。因此中國地產於2007年在沒有新增項目的情況下,投資物業價值從104億按年增至203億元。當然,這種巧立名目的做法很快被人識破,中國地產的股價亦隨即下跌。

集團一直依賴僅有的幾個老項目生存,於2009年之後,更有逾十年未有新增任何項目。不過由於土地價格上升,令財報仍「生色不少」,因此仍有部份機構願意跟中國地產合作。但這全屬賬面利潤很高,中國地產股東一直未有任何分紅。

此外,汪世忠於上海打算興建協和城二期的地皮,於2021年遭上海市靜安區規劃局認定為閒置地皮,因而被官方拍賣,最後賣出價僅為24.68億元(人民幣.下同),與早前估值35.26億元相比,下跌三成。汪世忠另一塊位於重慶的地皮,亦有不少市民開始質疑其建設進度及囤地操作,希望重慶能夠收回該土地。

欠債逾百億  公司已停牌

根據中國地產2020年業績顯示,借款總額高達102億元,包括15.7億元優先票據、銀行和其他借款49.6億元,以及股東借款36.8億元,當中需要在一年內償還的金額合計87億元。不過,中國地產的銀行結餘及現金只有2,000萬元。目前中國地產已經被平安大華、陸家嘴信託、中建投信託三家機構告上了法庭,其中中建投信託更向法庭申請對中國地產進行清盤。中國地產股份亦由4月起停牌至今,停牌前報0.415元,市值約7.5億元。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