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現象|內地衍生「慢就業」 畢業生寧遊學及陪父母 官媒稱不是貶義 專家憂引發政治問題

|

內地早前公佈5月份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高達20.8%及創新高,但部份畢業生並不打算馬上投身職場或繼續深造,而是暫時選擇遊學、在家陪父母或創業考察等,衍生出一個「慢就業」現象;然而,有官媒評論指「慢就業」不是貶義詞,需要從兩面看待。另一方面,據彭博引述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警告,中國青年失業問題可能會延續10年,而且短期內將繼續惡化,若不妥善處理,恐引發政治問題。

官媒:慢就業並非躺平

據內地官媒《經濟日報》引述一項調查數據指,2023年應屆畢業生選擇「慢就業」比例,由去年的15.9%上升至18.9%。但有評論認為,具體分析不同個案後發現,「慢就業」並非貶義詞,又指大多數選擇「慢就業」的畢業生不是不就業,更非「躺平」。

對於「慢就業」現象,評論稱要分辨為被動和主動兩種情況。由於今年青年就業壓力較大,未就業的畢業生尚有很多困難需要解決,因而被動處於「慢就業」狀態,繼續搜尋合適職位。針對這種情況,政府及企業應持續提供就業服務,讓青年盡快就業或參與就業準備活動。

至於主動選擇「慢就業」的青年人,評論認為應作個別引導,增強青年群體適應產業發展、職位需求和基層就業的能力。同時,鼓勵企業對新招聘的畢業生開展學徒制培訓,培養適合企業發展和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提醒勿花太長時間觀望

評論同時提醒畢業生,若花太長時間觀望、一心只想求穩求好,或造成心理焦慮、挫傷自信甚至逃避現實;而家庭、學校和青年人亦應做好合理規劃和調控,提升個人適應社會能力,以免「高不成、低不就」。

此外,有關單位應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信息橋樑作用,阻斷畢業生向「消極就業」、「懶就業」方向變化,通過改善勞動條件、規範企業行為增強對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對於評論提及被動的「慢就業」,劉元春上周在中國人民大學智庫「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發表的聯合報告中指出,青年失業問題可能延續10年,短期內將繼續惡化,若不妥善處理,將在經濟領域之外引發其他社會問題,甚至變成政治問題的一個導火線。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