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缸經|香港電子錢包已普及化?

|

每年到農曆新年,點少得逗利是吖,隨住電子錢包「普及」,我哋逗利是既可收實體,亦有電子形式。不過點解要括住「普及」,Sorly Sorly,電子錢包普及係講內地嗰邊,唔係香港,香港極其量只能算電子支付開始普及;但諗諗下咁講都唔算好貼切。

問下大家:「Payme、Apple Pay、Google Pay、支付寶,同埋微信支付,有幾多人用緊兩種或以上呢?」香港所謂電子支付,幾乎同八達通畫上等號。睇返2023年6月報道,運輸及物流局數據顯示2022年,八達通喺鐵路、巴士、渡輪費用支付佔比超過9成。單睇2019至2022年,佔比重逐年增加,由2019年85.4%,增至2022年90.6%。

咁樣到底對消費者嚟講,係好事定壞事呢?要回答不妨先睇睇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股權分布,喺八達通網站企業架構頁面顯示,由四名股東持股,分別係MTR (64.02%)、KCR (22.10%)、KMB (13.83%) 同埋新渡輪 (0.05%),MTR和KCR同屬港鐵 (0066),所以港鐵係八達通最大股東,佔比高達86.12%,所以八達通喺香港公共交通工具支付市場無異於壟斷格局。

點解內地電子錢包極為普及,香港推動電子錢包發展咁多年依然停滯不前,八達通都有份造成。表面睇,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係私營機構,自然要以自身利益作首要考慮,但實質定位上值得反思。港鐵作為大股東,揸住八達通超過86%股權,而港府財政司司長法團又揸住港鐵接近75%股權,八達通公營色彩非常鮮明。

金缸經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