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言點評|百貨業務縮減 時代趨勢改變所致|盧展豪

|

上月中,網上流傳香港甚具規模的一田百貨沙田店將會結業,後集團澄清並非結業,而是沙田店及大埔店將會在今個月中,農曆新年後縮減百貨部業務,化妝專櫃、內衣飾品等將停止服務,而超級市場則照常營業。集團亦表示以上業務變動是為優化及重整整體佈局,但有不少擔憂的聲音認為此舉是受到北上消費的影響。

在探討一田縮減百貨業務原因前,先看看百貨公司在港的發展。最早在港開業而又現存的百貨公司有港資的先施及來自上海的永安,前者在2021年被全面收購,後者多間分店接連結業,仍營業的分店則全位於集團自置物業之中。而曾進駐香港的英資、日資百貨,大多已敗走並由港資收購。

其實當年百貨公司會成功,是因為提供一個綜合的購物逛街地點,其中不少商品是當時較少見或不易買到的歐洲高級舶來品。但隨著香港零售業的發展與轉型,百貨公司的商品不再新奇,反而變得隨處可見,百貨業亦慢慢走下坡。

由上述可見,其實百貨業的縮減是因為其經營模式,已與大眾的消費模式有所不同,變得不合時宜。與近年北上消費的興盛反而關係不大,特別是一田主打日式百貨,競爭對手並不是內地商品,而是香港遍地也有出售日韓商品的店舖。

香港地方小、商店密集,生活家品店、化妝品專門店,各式不同類型的店舖也成為百貨公司的競爭對手。還有網上購物的流行,特意去逛百貨公司已變得少有。再加上香港租金和人手開支都較高,百貨業的經營便更為困難。當其盈利大幅下降,削減百貨業務而保留超市業務,正是去枝葉留骨幹的合理商業決定。

百貨行業由盛轉衰可算是時代變遷必然會出現的現象,未必能夠反映整體零售業的表現。其實除了百貨業務,像菲林曬相業務、旅行社訂購機票酒店的業務,也因為數碼數機、手機攝影、自助旅遊等出現而慢慢式微。時代巨輪下,唯有積極轉型,如菲林品牌發展即影即有相機業務,才可謀求新出路。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盧展豪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