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言點評|九龍城「小區復修」計劃 須過五關斬六將|盧展豪

|

九龍城區內矮樓密密麻麻,欠缺規劃,市建局絞盡腦汁去活化此區。除了早前公佈的「轉移地積比」重建方案,當局近月宣佈試行「小區復修」先導計劃,針對區內毋須重建的樓宇,進行復修及保育,以減慢樓宇老化,同時擬為「三無大廈」推出「聯廈聯管」措施,即是將單幢樓宇合組成小區,共同聘用物管公司,解決長遠的管理及復修問題。提升區內居民生活質素是好事,惟復修計劃將面對業權散亂、難以復修的樓宇結構等問題,落實推行要過五關斬六將。

近年在九龍城試行的「小區復修」先導計劃,是採用「融合策略」,結合重建、樓宇復修、保育及活化策略,去改善地區環境及「三無大廈」的管理。然而,該區要同時進行重建及復修並不容易,更何況舊區重建須目光長遠的整體規劃,若然小區重建後,仍是新舊交雜,此將妨礙香港的整體發展。例如旺角人流如鯽,是不少大型品牌的「搶灘」之地,但礙於區內商住夾雜,規劃散亂,加上不少舊樓居住環境惡劣,人煙稠密卻欠社區支援,因而局限了該區發展,以致其排名仍遜於銅鑼灣及尖沙咀等消費核心區。

此外,九龍城區內有逾600幢不同樓齡、不同狀況的樓宇,樓宇多是業權散亂,同一樓層已有好幾個業主,不同業主又同時經營多個劏房,而捉襟見肘的貧苦階層明知居住環境惡劣,但為求有瓦遮頭,無可奈何亦要租住。由於大廈業權複雜,而現時以劏房形式出租,收入可觀,因此大部分業主也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即使有能力支付維修費用,又或得到維修補貼,亦不想與人集資修葺,寧可維持現狀,或等待市建局收購重建,獲得賠償。

另一邊廂,該區有不少長年批盪剝落、外牆滲水、鋼筋外露的「鹹水樓」。「鹹水樓」是60年代香港制水時的產物,由於當年供水緊張,加上建築缺乏監管,因此有建築商採用海沙及海水拌和混凝土起樓,建材中的鹽分削弱石屎強度之餘,亦會腐蝕鋼筋,對樓宇造成無法修復的破壞,以致每年修葺費用龐大,即使要修也修不了。針對這個歷史遺下來的問題,當局須逐一剔出「鹹水樓」之餘,亦須思量最佳的解決方案,不影響周遭之餘,亦要妥善賠償及安置居民,若處理不當,將費時失事。

至於推行「聯廈聯管」措施則更困難,將單幢樓宇合組成小區,共同聘用物管公司,協助業主作日常管理,亦設立維修儲備基金,解決長遠的復修問題。老實說,大部分業主只關心眼前的自身利益,試問有誰願意花錢去聘請別人管自己呢?

鋑聯控股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