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話短說|中國經濟的「霉難谷捉」|盧嘉偉

|

中國日前公布第二季經濟增長僅0.2%,差於預期的1.2%,亦令上半年經濟增長只有2.5%,距離全年目標5.5%仍有一大段路要走下去。其實相對歐美經濟疲弱但物價高升,想加息壓通脹又驚經濟衰退的左右為難,中國經濟亦是「十個藥煲九個蓋」,醫得頭來腳又痛。當前中國經濟,大可以用「霉難谷捉」四字形容。

「霉」

發霉是也,未致壞死,但不太健康。第二季GDP數字已表明中國經濟目前的停滯不前。個別城市情況更嚴峻,如飽受封城措施影響的上海GDP便跌13.7%。同時按產業劃分,增長集中於上游、即第一產業(+4.4%)、反映製造業及服務業的第二、第三產業同期變動分別僅為0.9%及下跌0.4%。零售消售依然疲弱,六月份儘管上升3.1%,但上半年仍呈倒退,亦恐防六月份零售及工業生產的復甦,是否封城措施退場後所帶來的「小陽春」現象。宜待觀看七、八月的數據才作定論。

「難」

就是難。要令中國經濟加快復甦難度之高,真的至少有三四層的高度。最近愈鬧愈大的「爛尾樓集體斷供」事件,其實只是近年內房資金鏈斷裂的延伸,其連鎖效應更連帶影響投資、消費。

以往內地內房企業的透過「槓桿槓桿再槓桿」模式,預售樓盤套現還舊債再借新債發展,在極短的時間擴大規模。但當2021年「三條紅線」(註1)政策出台,這模式即時宣告死亡,高負債發展商未能再取得貸款,資金周轉不靈,於是爛尾樓出場了。

爛尾樓事件相信再無「勇者」會買樓花,發展商不能套現,內房行業會怎樣?世界銀行六月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指出截至2021年末,中國房地產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內房行業若出現問題,中國經濟很難獨善其身。

內房不行,銀行亦難免受拖累。花旗早前便推算斷供事件至少會產生5600億元人民幣的不良貸款。雖近期不少銀行跳出來說風險可控,但跳出來的都是「五大行」之列,「沉默的大多數」:鄉鎮銀行情況才令人擔心。據統計目前全國業主爆發斷供的項目最多位於河南省,自然令人聯想早前河南多間村鎮銀行存戶無法取回存款所引發的維權事件。

最後便是消費了。全國苦主已不少,而中國仍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不單與「六保六穩」政策目標有矛盾,突如而來的封城封區、「不能提款」事件亦令人民失去安全感;失業率高企、消費者信心指數創紀錄新低,你難道還寄望內地居民會加大非必需性消費?難矣。(註2)

「谷」

請不要放棄治療,中央自然能力自有辦法「谷」經濟。中國以往要刺激經濟,多從基建投資入手,事關這是中央最能控制的環節:扔錢。記得2008年的「四萬億元救市大計」嗎?根,始終如一。

據《彭博》報道, 中國政府已準備好7.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投入基建項目,政策重心從「控槓桿」轉向「穩經濟」,當中大約1.5萬億元是來自提前下達明年地方專項債額度,即「先使未來錢」。(註3)另外,官媒《證券時報》日前亦刊載專家訪問,建議成立一萬億元房地產穩定基金,變相為全國「爛尾樓」包底,其中1000億元由政府提供,餘額9000億元則向金融機構募資。即是次整個計劃或達到8.2萬億元規模。

谷基建、救內房以穩經濟,穩消費。方向正確,但肯定是次救市計劃的「成本」必然較2008年大增(況且是真是假仍待確定),因中國經濟規模已較當年翻一番,況且中國亦難以無止境「大水漫灌」,是不能也非不為也。事關地方債務、通脹問題已逐漸浮現。

「捉」

最後是「捉」。早前為穩經濟,五月有消息指中國監管機構擬暫停對科企的監管行動,當時被市場視作利好訊號。但違規的始終是違規,於是「逐個捉」。近日多間科網公司因未申報併購訊息被罰款;再至近期又有消息指阿里巴巴正被上海當局約見協助調查有關警方數據庫泄露一事。

事件反映內地企業管治方面仍有不足之處。監管機構實難以穩經濟為由而突然無視市場上的違規、甚至不法行為。但由於內地監管機構行動透明度一向不足,任何風草吹動足以再引起市場信心問題,窒礙企業、外資投資。

註1) 三條紅線指: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2)淨負債率大於100%;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同時踩中三條紅線的企業將被標記為紅檔,兩條為橙、一條為黃、合符三條的叫綠。紅色企業有息負債不能再增加;橙、黃、綠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分別不能超過5%、10%及15%。
(註2)有關內地居民消費保守,早前《下半年港股講多啲》有較詳細的描述。
(註3)地方政府缺錢,故上半年已幾乎用畢全年的專項債發行額度,詳見《下半年港股講多啲》。

盧嘉偉
https://www.facebook.com/Reed-Lo-105489052205823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