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述英國樓|英國置業三大操作:最大風險是買新樓|Alan Wan

|

今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英國買樓流程,當中主要可分為三種:買新樓(俗稱樓花)、買二手樓及拍賣會買樓。

先講新樓:流程主要是由發展商開價,準買家同意售價後,代理會收取細訂(多數約幾萬蚊港幣);之後進入法律流程,一至兩個星期後,就會交換合約(Exchange Contract),即是簽合約及支付樓價25%至50%作為大訂;然後等待發展商施工,一直至收樓前大約3個月,準買家可以安排按揭,如果全額支付就交樓前支付樓價尾數。

正式成為業主後,新樓可以說是一站式服務,由發展商舉辦展銷會到成交收樓,整過個程猶如五星級服務,但往往風險較大(下文將再深入解釋)。

二手樓方面:通常由業主開價(Asking Price),準買家還價(Make Offer),當雙方初步接受價格後(Offer Accepted),就可以安排律師開始進入法律程序,買家毋須畀訂金,也可選擇驗樓,流程大約8至10個星期。

如無特別問題,就可簽合約(Exchange Contract)。買家如不需要按揭,就可付全數直接完成交易(Complete);如需要按揭就付首期,等待銀行批核再完成交易。

最後是比較少人認識流程的拍賣會買樓:當拍賣行有拍賣樓資料(簡稱 Lot),準買家可預約睇樓,這時也要做研究的環節,包括屋內狀態、樓宇結構,Legal Pack物業契約也要預先搵律師自行審核。

當確定這個Lot沒有陷阱而有初步意願時,就可以在拍賣當日出價,價高者得。成功拍到後,即日支付樓價10%訂金,同時交換合約,之後通常於28日內就要完成交易。

三種買樓流程中,筆者認為「買新樓」是最大風險。英國是不需要付訂金,只需要付驗樓費、律師費,就可以調查物業的實際情況,但新樓在支付訂金前可以做的盡職調查非常有限,如有物業本體或地區問題就只有「撻訂」或「硬着頭皮買」這兩個選擇。

假如收樓前三個月發現按揭無法批核、或批出的金額與預計不符,就隨時需要調配更多的流動資金。

相反,二手樓、拍賣物業樓是極低風險,因為是先研究,之後付訂金,如有問題隨時不買,成本極低,只是幾百鎊驗樓費和律師費;但由於後者的難度及需時更長,有不少投資者都會選擇較少優勢(甚至風險更大)的一手樓作為自己的投資計劃,實屬可惜。

英國業主會創辦人 Alan Wan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