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道,華為自主研發的AI 晶片昇騰未能說服大型中資科技公司採購,暫時銷售對象主要為國企及地方政府,企業主要擔心置換成本和制裁風險。
外媒《The Information》引述消息報道,國內多間科技巨企,包括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等,雖然有導入華為研發的昇騰晶片,但現時未有意進行大量採購,顯示市場信心不足。
消息人士表示,科技企業長期使用英偉達(Nvidia)Cuda平台開發技術;而且昇騰晶片出現耗電量高、易過熱和組裝不便等技術限制,因此若果轉用需要承擔高昂的轉換成本,包括重新建設資料和工作流程。
業界指出,雖然英偉達受到出口限制,但現時可以出口的AI晶,例如A800、H20,仍具有較高運算效率與完善的軟體生態支援。據報道,中資科技企業要求華為晶片去配合企業的需求和平台,否則現時沒有打算進行大規模採購。
再者,美國政府早前表明,使用華為晶片的企業將會受到制裁,亦令到中資企業未肯冒險。因為不少企業在中國境外有大量業務,擔心使用華為晶片將會被美國政府封殺或者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