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毫無疑問在香港已經是「周街都係」,不少戶外廣告位不時看到意味不明的NFT廣告。不過絕大部份的NFT項目,和以前的ICO是同一性質,本質上就是割韭菜。
無論是明星項目還是匿名項目,最大的問題還是團隊對區塊鏈的認識不足。有些項目連主理人自己都未有錢包,只是想在熱潮下賺快錢;有些項目的技術團隊胡亂吹噓自己發明了新技術,實際上卻只是盜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無奈的是傳媒也完全沒有求證精神,就被利用了去宣傳騙案。試問這些團隊,又能為項目注入甚麼價值?
要知道,香港長久以來沒有人重視過IT,IT人待遇在先進國家中屬於極低水平。這些項目的擁有人自然也不例外,常見的情況是以為IT都是手板眼見功夫,隨便找個fresh grad或一般開發人員就能搞定。他們都認為自己的關係、名氣、idea才最值錢,IT狗只配獲取少許狗糧。
然而,這是大錯特錯,NFT、Crypto本質就是程式碼,大家花費不菲買的,並不是JPG,而是程式碼,買的是IT技術。尤其香港項目,各種在技術上的失誤,例如discord被hack、smart contract有漏洞、minting網站被機械人攻擊等,都顯示這種輕視IT帶來的嚴重後果。
近來的NFT項目為了吸引投資者,越來越見「踩鋼線」的現象,有些更是明顯地違反了「證券法」。這些項目會承諾投資者回報、提供股權、共同擁有某些資產等,都有非法售賣證券的嫌疑。
香港是個傳統金融系統非常成熟健全的地方,絕大部份的金融活動都必定已有適當法例監管,假如以為性質是NFT就可以無視法律、明目張膽逃避監管,這是不切實際的。當然,部份項目的擁有人純粹是無知,而並非刻意要衝擊法例,不過結果還是觸犯法例。這些不負責任的項目設計,除了令項目方背上法律責任,也令投資者面對極大風險,因為假如項目遭定性為違法,NFT價值自然會暴跌。在此奉勸NFT投資者,盡量遠離有潛在法律風險的項目,有需要時請在投資前諮詢律師。
#非投資建議
李思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