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金術師|解構香港web3圈子|李思聰

|

香港本來就是個資本充足的地方,其中一家最老的交易所Bitfinex(2012年成立)的總部也是設於香港、2013年甚至有比特幣礦場選址葵興、FTX總部曾經在香港、新獨角獸Animoca就是香港本土的公司。這很正常,香港的有錢人都是世界級的,他們的目光和遠見不是我們凡人能及,累積財富方面當然非常有效率,這可能也是拜低稅率與資金自由度所賜。

錢多了,就分散投資,所以很多香港富豪、家族辦公室很早就有參與加密貨幣投資和比特幣礦場生意。投資回報這麼高,賺到的錢自然繼續在這個圈子裏錢搵錢,很多加密貨幣風險投資都是這種類似背景。近水樓台,實際上不少加密貨幣項目其實都是「香港隊」。

加密貨幣多年來在香港都是近乎「不見得光」的行業,隨便公開自己是香港團隊,完全不會有好處,反而會被當作各種犯罪活動查辦,最容易中的就是「非法集資」、「洗黑錢」等。區塊鏈上,大家信的是公開的程式碼,團隊是中國人或是美國人根本沒多大分別。在賺錢面前,國界都是沒必要的。

和傳統初創不同,很多成功的加密貨幣項目團隊都是anon(匿名)的,少部份anon團隊會像Yuga Labs或Blur被doxxed或主動在成功後公佈身份。既然市場不要求公佈身份,公佈了又只有壞處,這些團隊當然就不會自報家門了。有些團隊甚至會在談項目注資時也保持神秘身份,圈外人自然不會知道有多少項目背後其實是本地的團隊。

然而在這半年間政府緊急轉軚,到最近連中資銀行都準備開展加密貨幣業務,這些builder就比較願意從潛水狀態上水了。我認識的本地開發者中,參與DeFi、GameFi、Social、NFT、甚至底層基建例如Layer2、最炙手可熱的零知識算法等都有。IT本來就比較傾向「八國聯軍」合作,加上幾年不見天日的肺炎肆虐,加密貨幣項目自然不會全部成員都來自同一個地方,要定義為「香港」項目的確有點難。

常言道,「熊市要Build」。Build的當然不止是技術和項目這些冷冰冰的產品,Build也包含了人際網絡和朋友間的友誼。如果連寒冬都能一起捱過,這些人就會成為我們牛市時最好的夥伴。這也是為甚麼最近幾個月以來,我搞定期的WeeklyDoseHK,加入852web3去做更多實體活動的緣故。上週852web3的第四次活動,甚至有接近300人參與其中。在此呼籲幣圈朋友只要出來參與一次,大家就知我是否吹水了。Don’t trust, verify。

李思聰
Fraktiq 共同創辦人

https://facebook.com/liszechung.it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