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由特朗普年代開始講起,希望製造業重返美國本土,亦都以此作為對中國加關稅理由之一。再到疫情中斷供應鏈,亦掀起一輪搬廠潮,正當外界認為此口號一如以往雷聲大、雨點少,不過彭博則指近兩年來美國製造業回流現象加速趨勢。
美國製造業愛回家
彭博統計上市公司業績會議上提到有關於將生產鏈重置於本土的次數大增,字眼包括「onshoring」、「reshoring」或「nearshoring」成為行政總裁的憤用語,而疫情則是當中關鍵轉變,正當中國堅持封城清零政策時,上述次字眼出現時數大增10倍。
事實上,各大公司管理層並不只是停留於討論層面,根據Dodge Construction Network數據,美國製造設施工程在過去一年中飆升116%。
由台積電代工廠到發電機廠
當中包括台積電(TSM)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晶片廠,Intel(INTC)更進取地在附近建興建兩間工廠。而美國鋼鐵(AA)則在肯塔基州大興土木,將鋁和鋼生產業搬回美國。
目前已被中國海爾智家收購的GE Appliances行政總統Nolan指,美國生產可以節省的運輸成本,足以抵消本土勞工成本,並身體生力將例如是熱水器的生產線搬到美國。
發電機製造商Generac(GNRC)早在特朗普對華開微關稅時,開始製定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的計劃,而疫情則令計劃加速。
Generac現時供應商處於為美國及墨西哥,其首席運營官Tom Pettit弭價運輸成本及快速的交貨時間深受客戶歡迎,現時工廠的擴建工作已經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