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言點評|食肆收益轉跌或結業 各有原因|盧展豪

|

在8月初,政府公佈了今年第二季食肆收益數據,食肆總收益價值臨時估計約269億元,按年下跌2.1%,是自2022年第三季後首次錄得跌幅。當中5個食肆類別,只有快餐店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均為按年上升,分別升7.9%及4.7%。而雜類飲食場所以價值計上升0.3%,但以數量計則下跌3.3%,其餘類別則為以價值計及數量計皆下跌。

食肆收益下跌的原因,不少人歸咎於北上消費,但筆者認為北上消費雖有影響,但亦有限度。更主要是4月、6月的長假期裡,不少人外遊,離港港人增加令到本地的消費下降。另外,遊客的消費力也較以往低,可能光顧的也是價格較親民的食肆。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循環的不活躍,意思即是例如市民在股票市場獲利後,為此會購物或餐飲等消費的投入少有出現。

而遊客消費力的下降,良好經濟循環所產生的消費活動減少,這些亦成為了快餐店收益上升的原因。快餐店的食品大部分也是價廉物美,而且款式多樣,對於不想作高消費的遊客及本地客人也是吸引的選擇。第3季雖然時值奧運期間,但由於賽事大多在深夜舉行,而且各電視台也可以免費轉播,對市道的刺激相信有限。

除了統計的數據顯示食肆所受的壓力之外,近期有不少食肆結業的消息傳出,當中更有不少連鎖食肆,例如Outback Steakhouse關閉9間分店,金記冰室亦有7間新界分店已結業。其實食肆從來也是競爭劇烈的行業,過去到現在也常有結業與開張同時發生,「一雞死一雞鳴」的情況。上述提及的連鎖餐廳,近年在注重健康飲食的潮流下,對「啖啖肉」的扒房需求已愈來愈少。而金記則應該由於擴充過度而導致結業。

當大家看到街上有較多吉舖,而媒體上又充斥了「結業潮」的說法,便會特別聚焦於結業的食肆。每間餐廳結業也有自身的原因,若是經營不善或與大環境不符而結業其實也屬正常,若果經營有道卻結業收場才需要特別注視。而在市道不佳的情況下,仍然有逆市擴張的例子,未來是結業還是開張擴充的更多,還是相當難料。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盧展豪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