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言點評|限制交通票價調整 只會得不償失|盧展豪

|

通脹猛於虎,百物騰貴下,柴米油鹽「樣樣加」,早前港府公佈多家專營巴士公司申請加價,其中九巴申請加幅更高達9.5%,同時港鐵(066)亦發佈新票價機制,增加服務延誤的罰款之餘,亦按物業發展利潤去調整票價,盈利越多,扣減亦越多。對普羅大眾來說,社會剛走出疫情陰霾,日常交通費加價當然不理想,可是在全球通脹高企、美國頻頻加息下,燃油及電費加幅上調,若要維持服務質素,難免要調整交通費用。

每當巴士公司加價必然引來不少怨言,而今次加幅之高,更被批評為「獅子開大口」,指責企業賺到盡,不能與市民共度時艱。筆者明白,社會仍處於復常階段,加上環球經濟大環境仍是晦暗不明,生活物價樣樣加,市民人工遠遠追不上通脹,大家難免會怨聲載道。

最理想當然是經濟正式復常,讓企業與市民賺更多,追上通脹帶來的物價差距,但又談何容易?舉例說,本地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走出「冰河期」後,仍是氣虛血弱,單是旅客數目仍與疫前水平相距甚大,加上行內人手不足,營運上需時調整,月前便有一個3,000人內地商務團參加年會及觀看歌手表演後,因未能安排導遊和旅遊巴接待,而只能選擇即日來回,可見復常之路漫長,亦需各方配合。

不單是旅遊業,移民潮下大批港人帶同資產離港,亦有飲食及零售業界朋友分享,在中港通關後,不少員工急於北上與家人團聚,寧可停薪留職放長假,又或先行乾脆離職,導致業界人手不足,多個企業同時在市場上「搶人」,亦難以聘請足夠人手應付復業需求,即使食肆有意擴充或增加樓面人手,亦束手無策,成為經濟復甦的一大阻力。然而,上述情況只是冰山一角,多個行業人手需求早在疫情期間大執位,當迎來復常,必然會經歷「人才荒」,將是難以避免的過渡期,亦是經濟復甦的必經階段。

若要經濟復常,恢復社會正常運作至為重要,其中交通運輸便是重要一環,面對電費、水費、原材料價格、員工薪金等經營成本上升,巴士公司及港鐵等要提升及維持服務質素,不能不跟隨大勢調整票價,若因資源局限而減少人手,繼而影響檢查維修服務,導致意外事故頻頻出現,只會得不償失,影響市民安危之餘,同時令香港的聲譽受損。與此同時,港府亦須兼顧雙方利益,做好平衡,在調整價格上嚴謹把關,評審及賞罰要分明,以保障大眾利益。

鋑聯控股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