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受熱浪侵襲下,面臨500年來最嚴重乾旱,連萊茵河水位也瀕臨枯竭,大大增加航運難度之餘,更加劇了能源危機。繼德國物流商Contargo 上周宣佈停止大部份萊茵河運輸航線後,德國最大煉油廠也需削減產量。
萊茵河承載八成內河運輸量
石油巨頭殼牌公司昨日(18日)宣佈,由於萊茵河水位過低,增加了運輸貨物難度,逼於無奈削減其位於德國萊茵蘭(Rhineland)的煉油設施產量。該煉油廠主要生產燃料、熱燃油及石化產品,每年可處理約1,700萬噸原油,即平均每天處理34.5萬桶。
該公司在聲明中指出,已減少了殼牌能源及萊茵蘭化學園區的產能,令供應情況具有挑戰性,需要謹慎管理。然而,該公司並沒有具體透露產能削減至哪個水平。
據外電引述萊茵河一家航運公司Reederei Jaegers GmbH的董事總經理Gunther Jaegers表示,8月的駁船費曾在單日飆漲三成,情況是前所未見,因此不少客戶將無法收到貨物。此外,德國有逾三成石油及煤炭依賴內河航運,而萊茵河承載了八成內河運輸量,屬德國能源產品物流不可或缺的渠道,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改用陸上運輸恐加重成本
萊茵河航道於2018年亦曾一度關閉,並令德國當年經濟增長下滑0.2個百分點。經濟學家Marc Schattenberg預期,今年萊茵河低水位時間來得比較早,若持續時間更長的話,對德國負面影響可能高達0.5個百分點。
能源顧問公司Facts Global Energy的歐洲石油業分析師Josh Folds則預期,若完全中斷萊茵河水運,企業將被迫以其他陸上運輸方式替代,例如鐵路或貨車,加重早已失控的運輸成本。他又指,目前從德國把燃料運送至瑞士的成本已多於每噸200歐元,至少是三年以來最高水平。
不過,據報萊茵河水位將於本周末上升,有望改善相關運輸狀況。德國政府數據顯示,萊茵河考布段水位將於下周一(22日)前升至67厘米,下周末水位更會升約50厘米;但在浪潮褪去之後,水位將再次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