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001)今日(5月22日)舉行股東周年大會,集團主席李澤鉅被問到對經濟前景有甚麼看法,他表示:「世界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今年不敢做預測。現在最重要是集團財務健康,有 war chest 去應對不可預見的任何事。有財務實力,遇到風浪會較易頂得住、捱得起。香港正經歷另一場『stress test』壓力測試,我們持有多些現金,借貸較少,『小心駛得萬年船』。」
對於長實物業銷售業務的收益連續兩年下跌,李澤鉅表示,物業銷售貢獻較少,正反映公司早陣子買地「嚴守紀律」。集團於五、六年前地價高峰時比較少買地,這兩年銷售成績自然少,是計劃的一部份,不是一個意外。另一方面,集團的經常性收入項目,例如收租物業、環球基建業務及社會基礎設施投資組合的表現不錯,現時集團約88%溢利貢獻來自這類經常性收入項目。
那麼香港住宅物業市場有何看法?他回應:「我們的賣樓策略一向跟貼市場。如果自住,負擔能力又OK,現在買樓應該不會是一個大問題。」
不過,香港寫字樓市場就並不樂觀,李澤鉅認為,「花無百日紅」,全世界沒有任何行業長期不斷好,現時香港零售及寫字樓物業的市場需求確實比較慢。但集團約88%溢利貢獻來自具經常性收入的項目,有能力抵禦本地租賃市場的挑戰。集團目前香港投資物業組合之出租率約86%。香港寫字樓市場仍需時走出低潮,期望等到市況好轉時,長江集團中心二期的租務表現會愈來愈好。他重申:「不要忘記,我們的成本比較平,容易計數。」
有股東關注長和今年會否重啟回購,李澤鉅稱,公司在2022年曾斥約2億回購450萬股,回購行動要視乎市況,不能評論未來回購的實際時間和數量。派息方面,股息要視乎很多因素,包括公司業績、外在環境以及全球經濟的影響,自己難以估計今年各項變化。
另外,有股東問及管理層如何評估香港作為總部的作用,李澤鉅回應,「總公司」可能是上個世紀概念,以往各地同事亦要搭飛機到總公司,見完老闆開完會又飛回去。目前「總公司」是雲端概念,尤其是新冠疫情後,大家習慣了雲端工作,一個是飛機上的雲端,另一個是電子上的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