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消息指,政府正研究推出「紅黃碼」及縮短入境隔離日數。不過,投資基金公會主席鄒建雄表示,就算推出「紅黃碼」制度,以及抵港隔離日數由7日降至4或5日,對國際投資者、專業人才及高級管理層進出仍然是不方便。公會促請政府制定疫情退場政策,讓香港盡快回復正常。
港人才流失 部份遷至新加坡
2022年施政報告諮詢期開始,投資基金公會指出,香港停留在現行防疫模式越久,在國際的競爭力就會越弱化,能夠免檢往返本港,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基本條件。雖然明白政府要循序漸進放寬防疫措施,但香港以外的國際金融中心已取消所有入境隔離措施,鄒建雄強調,必須要與其他金融城市「睇齊」才可恢復香港的吸引力。
鄒建雄坦言,現時港府隔離政策令香港人才流失,以往亞洲區域性基金界工作需經常往返香港,但由於每次來港均需7日隔離,業界將部份職能遷移到新加坡,香港業界招聘上亦有一定困難。
另外,有業內人士向公會反映因隔離措施而避免來港工作,公會促政府能夠盡快處理問題,一旦投資者習慣不再在本港進行投資業務,將會對本港國際金融地位造成沉重打擊。鄒建雄建議,施政報告需提出免隔離回港措施的路線圖,公開考慮因素、決定指標及開通條件。
倡內地養老金投資港強積金
另一方面,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建議爭取內地養老金第二支柱及第三支柱,投資香港強積金「核准匯集投資基金」,內地退休人士可藉此建立多元的投資組合,投資於不同資產類別及市場。
同時,公會亦建議改善跨境計劃,放寬主要的限制,甚至在結構上尋求突破,充分發揮計劃的潛力。公會建議,取消基金互認安排計劃的銷售規模,不可超過總資產規模 50%的規定,以及不得轉授投資職能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