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第五波疫情衝擊,香港最新失業率達4.5%,逾15萬人成失業大軍。林鄭月娥今日(7日)在抗疫記者會中公佈「完善版」保就業計劃,當中提出6大改善措施,如僱員月薪不再設限、散工兼職有半額資助等,預料受惠僱員將由130萬大幅升至約174萬人,財政負擔由310億元升390億元。
林鄭指3月18日所公佈的「2022年保就業計劃」屬於初步框架,消息公佈後,收到立法會議員及各行業代表意見,其中一個由她本人主持的網上諮詢會,超過100位行業持份者出席。在歸納各種意見後,得出以下6大方面改善措施:
1. 取消月薪上限
原計劃中,工資補貼只限月入低於3萬元的僱員,每名全職僱員每月資助額劃一為8,000元。
林鄭指聽到部份中小企及初創企業的意見,「佢哋話請嘅人唔多,但薪金比較高。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喺數碼港、科學園嘅創科人員」,最後同意計劃最終不設合資格僱員月薪上限。
2. 僱主准用去年第四季數據
林鄭表示,原想沿用2020年數據以盡快發放津貼,但過去一年香港經濟有大變化,「2021年經濟復蘇得非常好,本地生產總值升6%以上,有啲行業趁呢段時間擴張。」她相信若用2020年數據是較低基數,故新修訂會容許僱主自行決定選用2020年數據,或2021年第四季實際聘用人數作合資格僱員上限。
3. 最多1,000名僱員獲補貼
因2022年保就業計劃聚焦中小企,林鄭認為受惠僱員人數需設上限,最多1,000名僱員可獲工資補貼。「有啲企業請過萬人,上一次計劃我哋係幫晒,申請萬幾人都得」今次則希望集中資源幫助中小企,至於大企業方面,同樣最多1,000名僱員獲工資補貼。
4. 剔除名單變「受限名單」
原計劃下,剔除大型連鎖超級市場、大型藥房、物業管理公司、銀行、金融機構、速遞派送公司、電訊商等行業申請僱員工資工資補貼。經改善後,剔除名單將改稱為受限名單,屬受限名單的行業都可申請,但上限不能超過100名僱員。
另外,當局亦會細化行業,如上次被剔除的診所,只針對大型醫療集團、大型診所;建造界只針對總承建商等。
5. 散工或兼職可申半額資助
散工或兼職僱員月薪介乎3,000至8,000元,可申請半額津貼,獲補助一半工資,所得補貼為4,000元。另外涵蓋參與強積金計劃的臨時僱員。
6. 涵蓋自僱及65歲以上僱員
所有在強積金戶口入面的自僱人士,以及65歲以上仍有強積金戶口紀錄的人士,都可受惠2022年保就業計劃。
「臨時失業支援」暫收36萬申請
此外,當局上月23日公佈開放「臨時失業支援」申請,至今已經收到36萬份表格,第一批合符資格的約6萬份,明日(8 日)會收到短訊或電郵通知,預料在4月12日起的一個星期內,陸續經銀行自動轉帳10,000元。首批人士多數持有強積金戶口,至於未有強積金戶口的申請,由於所需資料較多,審批需時,當局已盡快檢視各申請。
在36萬份申請當中,六成申請者持有強積金戶口;另外現時的申請當中,七成申請人屬於今年第一季失業人士,另外三成屬於「表列處所」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