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過剩|內地再現「倒奶殺牛」 牧場月蝕數十萬 賣牛肉也未能挽回損失

|

內地近日受牛奶過剩影響,北方地區如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地已出現「倒奶殺牛」的現象。綜合媒體報道,安徽一名奶農指現時的牧場每月養牛虧損可達數十萬元(人民幣,下同),因此在短期看不到希望下,部份人只能殺了奶牛以出售牛肉,及時止蝕。

事實上,內地在2014年曾因市場供需失衡,令生鮮乳價格大跌,部份奶農因不堪虧損而爆發「倒奶事件」,如今類似情況則再度上演。

奶農短期看不到希望

安徽一名奶農自1984年已開始養乳牛,並於2020年開始做乳牛流通商。他表示,現時養殖的乳牛和牛奶都太多了,即使每公斤3.85元的奶價已賺不了甚麼錢,但下游需求還是跟不上;有些客戶更因為短期內看不到行情好轉的希望,已經賣了一小半的乳牛,甚至將乳牛當肉牛賣,但仍不能挽回損失。

此外,內蒙古德旺農牧負責人張明言亦表示,公司主要向中國各地販賣乳牛,而河北一位客戶養了一千多頭乳牛產奶,這半年已將近半乳牛轉成肉牛,但無論是肉牛和牛奶的行情都不算好,幾乎是牛和奶都沒有人收。

疫情影響了原奶需求

另一方面,河北省上月28日於2022年第四次生鮮乳價格協調會議上公佈,經測算後,河北省2023年第一季度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為4.1元/公斤,最低不低於3.93元/公斤;但鑑於當前形勢,養殖場委員主動提出最低價格下調至3.85元/公斤。

另有多位業內人士預計,今年生鮮乳價格或延續下行趨勢,甚至有奶農預期市場行情需3至4年才能逐步好轉。河北省奶業協會秘書長袁運生就認為,近期內地原奶需求走弱,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畢竟居家隔離時,米、麵、油、菜才是基本生活保障,加上學生放假,學生奶供應也停滯,令各乳品生產企業下調產量,生鮮乳使用量也驟減。

飼料價上漲更添壓力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則表示,每公斤3.85元的奶價已逼近奶農的成本價;而去年奶價較高時,北方的原奶可達每公斤4.6至4.8元,養殖場較少的南方價格則更高。

宋亮又指,近期原奶行情走弱,主要是消費需求不足,導致階段性產能過剩。同時,全球通脹造成大宗商品價格上升,飼料價格上漲亦為養殖戶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而受奶價下行及成本上升影響,今年預計會有60%以上的牧場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不過,宋亮認為長遠而言,下游的乳製品消費將於2025年迎來較好的復蘇。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