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DXY)年內一枝獨秀急升16%,並創出20年來新高!以往美元強勢主要影響新興市場貨幣走勢,但今年對一眾發達國家而言,同樣難捱,甚至令部份央行需要直接或間接出手,向市場出售美元來支撐本國貨幣。不過,當美國聯儲局持續加息對抗通脹,預期美元升勢將難以逆轉;更有分析師引用過去歷史指出,這種強美元形勢將引發金融或經濟危機。
美元指數最初是由美國聯儲局於1973年開發,目的是提供美元兌全球自由浮動貨幣時的外部雙邊貿易加權平均值,目前主要成份包括歐元、日圓及英鎊,三種貨幣兌美元年內分別跌15%至20%。該指數並沒有定期調整,只曾在引入歐元時進行了一次調整,當中沒有人民幣。
中日英央行紛出手「救市」
即使人民幣並非自由浮動貨幣,但離岸人民幣(CNH)同樣受強美元影響,年內下跌約一成,日前更一度跌穿貿易戰低位7.2水平,人行隨即「出口術」,警告市場不要賭滙率單邊升值或貶值。此外,有外媒報道指出,人民銀行要求國有銀行為干預人民幣滙價作準備,令離岸人民幣重見約7算水平。
連同較早前日本央行入市出手干預滙市,以及英國英倫銀行買債救市,可反映出強美元現象,對各國均苦不堪言。
但從美國而言,強美元符合目前聯儲局打擊通脹的需要,當中代價僅為犧牲美國企業在國際間收入,但效果是可以抑制增長,進一步消除部份通脹壓力。
大摩:已具備泡沫爆破條件
大摩分析師Mike Wilson就發表報告青表示,強美元將會進一步削弱美國企業盈利,並預期美元指數在年底可能升至118水平,為標普500指數盈利帶來10%負面影響。若美元指數升1%,標指盈利將要跌0.5%,原因是美國有三成收入來自於國際,科技股更有五成收入在海外,勢將成強美元下的犧牲品。
Mike Wilson又提到,根據過去強美元的歷史,每當美元指數按年升幅超過10%,往往伴隨住不少金融或經濟危機,例如是2008年金融海嘯、2012年歐債危機、以至2000年的科網泡沫,因此包括股票在內的風險資產將難以企穩,而目前已經具備泡沫爆破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