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人口問題成為官方關注熱點,當局去年全面推出三孩政策,提出各項支持生育措施。不過從中國民政部最近公佈數據反映,問題的根源或需從晚婚現象講起,去年結婚人數創有紀錄以來新低,推遲結婚以至不婚成為新趨勢,最終或將添加人口老化壓力,而中外專家機構更預料中國2100年人口或會減半。
結婚人數10年大減四成
根據中國民政部公佈的「2021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去年有逾764萬對夫婦辦理結婚登記,按年下跌6.1%,數字較10年前大減四成,亦是1985年國家統計局開始公佈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
按結婚人口年齡劃分,年過30歲之後才決定結婚的人數,總共有736萬或佔48%,晚婚現象漸漸與歐美日等已發展國家睇齊。箇中原因離不開經濟因素,包括育兒成本及買樓等壓力,令人不得不推遲家庭計劃,結果反映在最小年齡組別的20至24歲結婚人口,由10年前佔總數36.6%大跌至去年的16.5%。
今年1月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表示,「90後」、「00後」作為新的婚育主體,絕大部份在城鎮成長和工作,面對的就業競爭更大,婚育推遲現象十分凸出。
中國為解決晚婚晚育問題,一方面逐步推出3個月產假,強化住房、稅收等支持措施。另一方面亦改革婚俗,包括治理天價彩禮等婚嫁陋習、加大對宣傳力度,甚至將抵制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等作出規定。
老年人口佔比持續向上
至於人口的另一端,60歲以上長者佔全國比例亦持續向上,民政部統計去年「老年人口」升至2.67億,佔全國人口18.9%。
生育減少及人口老化的現象,令各中外機構預料中國人口見頂。截至去年年底,中國人口總數為14.1億,增長速度降至1950年代以來最低。
聯合國料生育率低於日本
放眼2100年,相對樂觀的聯合國預期屆時中國人口將減少至不足8億人,當中假設是按2021年中國生育率,即女性一生的生育子女數目為1.16,較去年的1.3更低,數字甚至低於以人口老化見稱的日本,同期生育率為1.34。
至於由6名中國人口專家及經濟學家組成的育媧人口研究,其較早前公佈的預測,亦認為今年人口將開始下降,並預期到2100年,中國人口將減少到6.85億,較目前14億少一半。
最為悲觀的中國人口專家易富賢,則料數字可能低見4.4億,認為中國今後有幸能將生育率穩定在1.1,總人口將降至2050年10.8億、2100年4.4億,即與美國相若,但僅為印度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