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財經界老友們提起JPEX,不外乎品評吓呢個「搭雞棚」過程有幾優質。自問亦冇資格去評論技術層面,皆因專注範圍不涉及呢個界別。不過,從投資者心態方面、又或者寫股評嘅過程,多少有值得自我警剔之處,要對自己多加點要求。
喺缺乏監管下,JPEX孕育一單近14億元嘅大案,相比港股魯大師(3601)離譜嘅特別息彈弓手,主要股東們玩咁大,先至能夠沽股套現得嗰幾千萬,證明港股呢個場真係連大戶、莊家都冇啖好食。
港股衰三年、「半衰期」更達十五年,流通性同大陸樓市同樣乾涸,個場冇魚,莊家搭雞棚都嘥氣。至於加密貨幣市場予人感覺長玩長有,亦證明,其實香港真係有大把「靚魚」,只不過港股市場儲唔到魚係自身唔爭氣,未能說好香港故事。
魚嘅質素,冇因為呢十五年而改變過,同樣「優質肥美」。小弟睇完一系列JPEX苦主訪問,發現被騙總有充分理由,怨KOL影響力大、怨證監未及時提醒⋯⋯小弟相信,即使冇呢啲理由,只要你係「靚魚」,騙徒實捉到你。
訪問當中,有一位苦主自稱喺JPEX曾坐擁最多2000萬資產,反映苦主直到被訪問一刻,仍然覺得自己曾經擁有2000萬嘅所謂「真資產」。呢種思維,絕對會種下再次被騙嘅禍根。
上述嘅苦主思維套用喺股票市場上,輸完一次通常有下一次。檢討自己嘅trade,想辦法提高勝率、回報,減低drawback幅度,盡量趨吉避凶,先至對得住自己嘅真金白銀。
至於JPEX案中KOL嘅角色,只不過是傳銷過程嘅上線,永遠存在。要佩服嘅係,林作仍然投入自己場好戲,盡力令自己成為一個「免責」嘅上線。
苦主們搵理由蓋過自己嘅失算,又或者將自己全身而退嘅機會看成近在咫尺,可能係一時三刻未能接受被騙鉅額、不能無地自容,假若佢哋長期沉溻喺被害思維之中,遲遲未能放低自尊面對自己,佢哋嘅身份只會係魚,有資產就繼續做靚魚,又有可能係瘦咗一大截嘅魚,唔難出現二次三次中伏嘅機會。至於林作對於「最成功嘅失敗者」美譽嗰種沾沾自喜,「事情已發生,就要面對」嗰種另類積極態度,換句話說,只要有機會,林作仍然會再充當上線嘅角色。
上線、下線嘅故事,只會繼續循環,一步步淘空香港人嘅財力。JPEX案涉及金額近14億,除返開香港人平均損失近兩嚿水,相等於小弟二口子出街食少餐、寫少一篇食評。香港經濟前景黯淡,今後仲要捱好多年,希望大家設法保住自己財力,好讓苦日子較易捱得過去。
晉佳
https://www.facebook.com/advanceguy1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