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電動車發展,推動車用晶片需求激增,但美國近期進一步收緊晶片出口管制下,據外電報道指出,中國的黑市晶片變得猖獗,部份汽車製造商如蔚來(9866)、小鵬(9868)和理想(2015)都試圖透過此渠道獲取晶片供應。此外,據報內地監管機構與多間半導體公司召開閉門緊急會議,以設法評估美國限制措施所造成的損害。
比亞迪自產晶片未受影響
受消息影響,內地汽車股今日(20日)亦集體下挫,比亞迪(1211)跌幅較小,跌不足2%;惟蔚來跌近6%、小鵬跌近半成,理想亦跌逾4%。
彭博報道指出,美國加強新出口管制措施後,中國晶片短缺進一步惡化,地下交易猖獗;許多中國車廠被迫向非法的經銷商購買舊型或二手晶片,部份不合格晶片已進入汽車供應鏈中,亦令汽車的品質和安全陷入危機。
消息人士透露,3家在美上市的中國電動車品牌,包括蔚來、小鵬及理想,都嘗試透過未獲授權的中間人取得晶片。事實上,除了有自產晶片的比亞迪之外,幾乎所有中國汽車製造商都嘗試從地下市場購買晶片。
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上周表示,近期美國制裁引發市場新一輪恐慌,初階和高階晶片供給都陷入中斷,晶片經銷渠道和價格都變得混亂,有投機份子藉晶片短缺的機會,拉高關鍵零件的價格。
監管機構與晶片商緊急開會
另外,據報內地科技監管機構與主要的半導體公司召開閉門緊急會議,包括長江存儲(YMTC)和中科曙光(Sugon)等,設法評估拜登政府新的出口限制措施所造成的損害。
報道指出,工信部官員在會議上,對接下來的應對方式也不確定,當局沒有暗示將採取反制措施,但官員們強調,中國的IT市場將為受影響的公司提供足夠需求,以便營運。
許多與會者認為,美國的限制措施為他們的行業帶來劫難,中國擺脫美國技術束縛的雄心也同樣受到衝擊,又指長江存儲已向工信部發出警告,表示該公司未來可能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