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3年疫情洗禮後,零售服裝店大洗牌。作為Zara母企的Inditex,雖然也有削減分店,去年更撤出中國市場,但今年首季業績竟多賺54%,並跑贏一眾對手。究其原因,原來是靠創辦人Amancio Ortega孻女、現年39歲的行政總裁Marta Ortega Pérez一個「與快時尚分手」決定。
首季純利增54% 跑贏對手
據Inditex首季業績顯示,收入按年增長13%至76億歐元;純利更飆升54%至12億歐元(約102億港元),好過市場預期的9.8億歐元。競爭對手之一的瑞典品牌H&M早前則公佈,截至5月底次季,收入按年跌4.8%至47.4億瑞典克朗(約34億港元);而Uniqlo及GU母企迅銷(6288) 上半年純利亦僅按年增長4.5%至1,533億日圓(約84億港元),可見Inditex領先於對手。
Zara之所以成功跑出,一大原因可歸功於Marta。她於去年4月正式掌舵後,便決定重新定位Zara,據知這是因為她看到LV、Chanel等奢侈品牌多次加價,但收入及純利依然有增長,令其想到Zara往高端路線發展的機會,與其繼續在快時尚領域廝殺,不如在通脹時代變成奢侈品新星。然而,Zara要作出加價決定亦不容易,尤其同為Inditex旗下的Massimo Dutti等中高價品牌,在2020年仍然面臨虧損。
定位本較其他快時尚高檔
根據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Zara的用料及定位本就較其他快時尚高檔,再將品牌定位向上挪動,已拉開與中國低價快時尚品牌Shein的距離,同時令原地踏步的H&M如坐針氈。另一方面,還能收獲一批不想花大錢、卻想買奢侈品的顧客。
Zara不但改變核心思想及形象,就連傳遞價值也有所改變,當中要靠Marta對精品的熟悉與熱愛,例如Zara近年推出街頭風格的SRPLS系列、極簡風格的Origins等多個服飾支線,均是出自Marta之手。
鎖定核心區 提升門市體驗
其次是提升門市體驗,Marta鎖定了法國巴黎核心商業戰區,將藝廊改建成約28,500呎的香榭麗舍大道新門市,被一眾高級奢侈品牌圍繞,並刻意將衣服零散排列,尤如展示藝術品。
Marta認為,必須在高級時裝和大街時尚之間,以及在藝術和功能之間,建立起連結的橋樑;並透露去年Inditex各品牌門市數量雖然減少了10%,但門市貢獻收入卻大幅增加23%。
精品定位 不對齊全球售價
至於Inditex要打造成奢侈品牌新星的第三步,就是在於加價,不再依循快時尚慣例對齊全球售價,而是採取精品的彈性定價,並隨着不同市場而有異。
投資銀行RBC歐洲分析師Richard Chamberlain在一份報告中就揭露,比對Zara的40件產品後發現,同一件衣服定價與西班牙總部相比,美國、墨西哥等市場可以高出60%;在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甚至可高出70%至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