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市民使用膠袋,政府過去主要靠徵費增加用家的成本,目前徵費五毫子的水平,已有13年的時間,政府本來建議今年底調高至1元,但有立法會議員嫌不夠力度,主動要求不如加至2元,結果惹來商界和基層黨派的反彈,究竟膠袋1元一個和2元一個,對用家的消費行為有多大影響?
政府今次留空間予立法會自行決定,但大前題是要「加」。官員日前表示,現時整體經濟和社會氣氛下,循序漸進調整收費會較適合,但亦同意把最低收費水平提升至2元,有助進一步鼓勵市民減少使用膠袋,因此對相關建議持開放態度。
今次「有為」議員的是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他表明希望先取得立法會審議相關法例的小組同意,以小組名義提出修訂,將膠袋徵費進一步調高至2元;如果小組不同意,他會考慮個人提出修訂。他提出,如果將徵費提高至2元,相信可令市民更警覺減少用膠袋,估計令使用量再減少40%。
不過,議會的阻力主要來自基層黨派,如民建聯。民建聯環境事務發言人鄭泳舜向傳媒表示,將徵費調高一倍的加幅水平合理(即1元),指當局需循序漸進,若在短時間內調高逾一倍或會影響大眾的接受度,加上現時經濟環境欠佳,因此現階段會對2元膠袋徵費有所保留。
民建聯、工聯會等政黨,主要靠直選取得議席,現在通脹加劇、就業情況不理想,膠袋徵費看似不是大數目,但對消費者來說始終加1元就1元,因此上述政黨擔心一旦支持加費,會得失支持者,最重要政府沒有硬任務,犯不著要太有為。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向BossMind坦言,加2元的阻嚇效果一定大於加1元,但問題是消費者對膠袋徵費已有很深認識,是否仍要藉調高來作提醒作用?「若如此討論,那麼加到10元、20元的效果一定更大」,現在的做法只是加重消費者的負擔。他會反對加至2元,相信黨友也會支持其想法。
究竟膠袋徵費最終會加至1元?2元?目前議會未有認真「數票」,不過不少議員興致勃勃討論,你一言、我一語,皆因想證明自己積極有為。事實上,在行政主導下,議會不少議題、項目、撥款,立會大部分也會全力支持,沒有什麼機會討論、修改,難得有一項不觸及敏感議題的東西走出來,議員們也樂於「議政」。政府方面也沒大所謂,讓子彈飛一會,成功與否,也沒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