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晶片戰下,內地一再加大補助半導體行業,但行業良莠不齊的問題嚴重,其中3年前成立時聲勢浩大、投資130億元(人民幣,下同)及立志要年產10萬PCM晶片的12吋晶圓廠江蘇時代芯存,近日更被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廠內唯一一部買入價約2億元的ASML光刻機亦被公開拍賣。
產品良率僅有1.7%
翻查資料顯示,江蘇時代芯存於2016年由北京時代全芯存儲技術股份和淮安園興投資公司合資成立,並落戶國家級淮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不過,直至2019年11月才宣佈生產第一款EEPROM產品,良率更只有1.7%,根本沒有量產的能力,並傳出欠薪問題。
另有前員工透露,該公司廠房早已淪為雞鴨養殖場,又指「經常有政府主管、稽查的人來聚餐,養的雞鴨都送到VIP餐廳,這裡就相當於政府的招待所」。
光刻機一直無人問津
據內媒報道,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今年7月受理了時代芯存的破產清算案件,並將拍賣廠內唯一一部ASML光刻機,惟一直無人問津,至今相關資訊已在拍賣平台撤下。根據官網介紹,時代芯存2018年才買入該光刻機(型號:1950Hi),更稱當時由警車護航、從上海運送10個小時,十分威風。除了光刻機外,時代芯存成立時共採購54部主設備和290部輔助設備,總價高達14.9億元。
另外,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資料,時代芯存在2020年到2023年間,因無法按時支付大量的設備尾款、晶圓廠建設費及員工薪資等款項,已收到多達166份裁定書。即使法院將其二手裝置和廠房逐一拍賣,但能夠收回的資產十分有限,據報當地政府更傾向於尋找實體全盤接手,以將有關事件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