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引述消息報道,中國定調今年初訂立的5.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並非必須達成的硬性目標,而是具有指導意義的指引。
不作評估考核政績標準
消息人士稱,中國最高領導層上周在一些省部級干部的會議上表示,因應各種影響經濟的特殊因素叠加,今年5.5%左右的經濟增長不是一個必須達到的數字。各地方的發展目標也同樣只有指導意義,並不作為評估考核官員政績的標準。
消息人士又引述高層表示,雖然國家達成5.5%增長目標的可能性不大,但各地仍要竭盡全力,不能存在躺平想法,在防疫和穩增長上都要盡力而為。就此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和國家發改委未有即時回覆彭博查詢。
上半年經濟僅增長2.5%
事實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今年3月通過及設立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在5.5%左右,惟受到上海、深圳等地疫情影響,上半年經濟增長只有2.5%,其中第二季按年僅增長0.4%。除非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速遠超5.5%,否則實現年初訂立的增長目標機會不大。
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早前受訪則表示,預計今年第三、四季度進出口會達兩位數增幅,預期隨着下半年投資、消費等方面復蘇,中國能實現全年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甚至能夠達到5.5%至6%。
另外,據新華社報道,上周舉行的政治局會議強調國家要「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着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惟會上未有提及新的大規模刺激政策,也沒有重提或修改年初制定的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