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舖點評|工商舖首季成交逆市彈56% 成為關稅戰下的資金避險場|陳偉志

|

2025年首季,香港工商舖市場迎來久違的復甦曙光。美聯工商舖研究部數據顯示,首季註冊宗數按年飆升56.4%至1,065宗,創三年新高;註冊金額亦錄得124.14億港元,按年增長17.5%。然而,這波反彈恰逢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全球剛經歷「黑色星期一」,恒指跌3,021點創歷來最大單日點數跌幅!在中美關稅戰全面升級的陰霾下,工商舖市場的復甦能否持續?

這場股災直接導火線是中美關稅戰白熱化: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後,中國立即立刻作出反擊︰中國商務部一套「七連發」組合拳,表明堅決反擊到底。在關稅陰雲籠罩下,全球市場暴跌︰4月7日開盤,日經225指數大跌近9%,創2023年10月以來新低;港股恒指跌超9%,急瀉超過3,000點,跌幅達一成三,是亞太區主要股市中表現最差。市場出現拋售,令全日成交急增至超過6,200億元,創出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系統性風險反而突顯了工商舖的避險價值。現時核心區商舖租金回報率已回升至3.5至4.5厘,優質工廈更達4厘以上,較股市劇烈波動下的不確定性更具吸引力。首季商廈註冊金額增加至1.6倍至37.3億港元,相信是兩宗逾億成交便反映大資金正重新配置資產。

細分市場表現,工廈第一季有588宗成交,按年增加67%,其中一手工廈如海傲、寶源亞洲中心、蘢薈及金岸科技中心四個項目共有158宗註冊,為工廈總註冊量貢獻近三成;近期一手工商物業錄得多宗註冊,相信是由於部分新盤已經在市場上放售多時,發展商為加快資金回籠,故願意降低叫價以求盡快售出物業,當中更有發展商將旗下物業減價三成至五成以吸引買家,成功刺激買家「撈底」。

短期來看,市場將維持兩股力量的拉鋸:聯儲局可能加速減息以穩金融市場,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引發的供應鏈重組壓力,將持續困擾工商舖的長期需求。

我們預測,次季成交量或維持1,000宗水平,但結構可能出現變化︰資金或更集中流向抗跌性強的民生區商舖及數據中心等新經濟工廈。對於投資者而言,在股市風高浪急之際,工商舖市場成為市場的「避風港」。

美聯工商董事 陳偉志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