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口老化,香港樓宇的老化問題亦愈來愈嚴重,每年有幾千幢樓宇踏入50年樓齡,而過去10年全港只有約1,600幢舊樓被重建,其中去年首9個月,更加只得22宗強拍申請,老化樓宇的數目以每年500幢按年遞增,遠超重建的速度,特區政府深知問題嚴重,定必要求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踩行油」收樓搞重建,而且不是在死氣沉沉的傳統老區搞,我預期未來十年,九龍最旺的油旺區將是市建局食大茶飯的黃金地。
重建舊樓不單解決樓宇老化問題,更提供新的房屋供應,應該可以替特首解決好多日的問題,而事實上,種種跡像顯示,政府正加快重建舊樓的步伐,其中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將50年至70年樓齡的舊樓強拍門檻由八成下降至七成,意味留下來的三成住客的議價能力大大減弱。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於2021年時透露,提交了未來五年的業務綱領,當中涵蓋多個新策展的項目及已開展但未完成收購的項目,總成本超過1,000億元。除了向財委會申請撥款,引入私人發展商才是王道,因此我估計政府將強拍門檻下調後,第二步是會提升地盤的地積比率,以增加一些差不多用盡地積比率的地盤吸引力,「利誘」發展商參與項目。
要向政府申請撥款,一個全城關注的大project絕對是好藉口,亦可順理成章獅子開大口,重建九龍最旺的油旺區肯定「夠照」。在市建局的網站亦顯示,當局早已啟動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油旺研究),為研究範圍制訂以地區為本的市區更新藍圖,以及研究有助落實方案的規劃機制,而研究涵蓋的油旺地區面積約212公頃,涉及超過3,300幢樓宇。
然而,油旺地區的舊樓極其碎片化,絕大多數的地盤都只有5,000、6,000千呎,難有大作為,而市建局的大茶飯相信就是佐敦道的「八文樓」、即是杜琪峯執導的《大事件》之拍攝場地。「八文樓」又稱為文華新村,村內8幢樓宇均以「文」字起首命名,樓齡約有60年,與西鐵線柯士甸站步行距離只有約1、2分鐘,交通方便。
事實上,市建局亦已計劃把「八文樓」納入「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把其發展成為甲級寫字樓、零售商業、酒店、文化藝術及住宅等混合用途。
韋志成去年接受傳媒訪問時已透露,八文樓有多條馬路,倘「殺街」整合地盤可令地盤用盡空間,面積可由現時1.5公頃增至5公頃,若加上地積比轉移,地積比增加後可建單位變成6,500個,估算可以帶來200億元收益。不過,重建「八文樓」料逾3,000個舊單位逾萬人口受影響,這將是市建局食大茶飯前必先解決的問題。
呂宇健 Ken Lui
資深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