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報道,華為有意與國內其他被美國納入「黑名單」的公司合作,建構去美國化的生產線,並最快在今年恢復生產晶片。
自2019年,美國全面收緊對華為的技術出口,集團早期曾囤積大量晶片作儲備,不過隨住庫存耗盡,同時無法取得以台積電為首等重要的先進技術供應,華為陷入重大危機。
日經報道指華為最新的嘗試是透過與國內其他晶片公司合作,並重點關注同被列入黑名單的製造商。為加速進程,華為甚至重新設計其核心晶片,包括使用舊有的28納米製程晶片,因為在國內較容易取得供應。
報道引來消息人士指,合作對象包括福建省晉華(JHICC)、中芯大股東的寧波半導體國際公司(NSI),以及幾間深圳及其他地區的小型半導體廠。
此外,華為亦尋求與西方脫鉤的國際盟友,包括今年將的年度科技展移至曼谷,受到泰國、印尼、菲律賓和孟加拉官員熱烈歡迎。當中即使美國和歐洲政府發布了安全警告和禁令,上述4國家仍允許當地網絡運營商使用華為5G設備。
華為及寧波半導體國際都未回應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