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債務危機持續,融創中國(1918)承認違約!集團今日(12日)發通告表示,未能在寬限期內支付一筆2023年10月票據約2,948萬美元的利息,並可能導致票據持有人要求立即支付本金和應計利息。截至公告日期,該筆票據的未償還本金為7.416億美元,暫未收到票據持有人就加速還款發出通知。
融創表示,正積極尋求於合理時間範圍內與票據持有人協商,以達成一致的方式解決相應問題。受消息影響,同系融創服務(1516)今早曾瀉近一成,低見3.26元;中午收報3.38元,仍跌逾6%。融創則繼續停牌,停牌前報4.58元,市值約250億元。
另有三筆票據未付利息 設30天寬限期
除了上述一筆2023年10月票據未能在寬限期內付息外,融創另有三筆票據尚未支付利息,分別為2023年4月票據、2024年10月票據及2024年4月票據。三者支付利息的到期日為今年4月19日、20日及26日,但三者均設有30天寬限期;合共涉資約7,527萬美元。
集團表示,考慮到當前階段性流動資金問題,無法保證能如期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其債務的義務。若集團最終未能還款,而且無法及時與債權人達成解決方案,可能導致債權人要求加速還款或採取強制行動。
自3月以來 疫情嚴重影響銷售
融創將尋求相關債務的整體解決方案,更好地保護各方利益,並已委任華利安諾基(中國 )為財務顧問,以及委任盛德律師事務所為法律顧問,協助評估集團資本結構及流動性狀況,探索所有可行的方案以緩解當前階段性流動資金問題。
公告又提到,踏入2022年以來,融資情況未能得到明顯改善,加上國際評級機構下調投資評級,導致集團為應對3月份及第二季流動性需求所積極推動的資產處置、專項融資等多種資金方案均難以落地。此外,自3月份以來,集團重點佈局的核心一、二線城市銷售受疫情影響嚴重,3、4月合同銷售金額按年大跌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