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財困浪接浪,當代置業(1107)今日(10日)復牌並發公告表示,集團收到若干票據持有人通知,要求提早償還境外優先票據,或採取強制執行行動。至於未償還本金總額約13.48億美元(約105億港元),其中包括2021年到期票據及2023年到期票據。
或遭採取強制執行行動
當代置業自去年10月21日起停牌,今日復牌,股價高開逾18%後倒跌,曾急挫近40%見0.23元,最新報0.235元,跌38%。
此外,集團接獲其他債務責任的債權人通知,要求提早償還其他債務或採取強制執行行動。一名債權人因相關款項未獲支付,要求提早償還其與公司附屬公司及公司訂立的融資協議,未償還本金額及應計利息約2,360萬美元(約1.84億港元)。當代置業指,一直與該債權人討論豁免加快償還或強制執行行動。
公告又提到,集團已委任財務顧問,以協助其持續評估集團的流動資金狀況,並緊密合作以制定顧及境內外利益相關者利益的整體規劃,採取可行補救措施。
去年10月已爆危機 陷停工風波
事實上,當代置業自去年10月爆發流動性危機,曾於10月26日發公告指,10月25日到期優先票據未能按時償還票據本金及應計利息。此次票據為2.5億美元。此外,當代置業旗下多地項目陷入停工風波,其中包括山西太原項目;西安當代嘉寶公園悅小區業主亦表示,目前因開發商資金不足,被告知無限期暫停施工,有嚴重的爛尾危機。
去年11月,當代置業旗下當代節能置業表示,收到山西太原中級法院司法文書指,山西晉商銀行狀告當代綠色置業,要求其歸還本息合計11.34億元人民幣,當代節能置業作為保證人也成為被告,同時被要求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亦曾表示,因為當代置業和花樣年(1777)這兩家公司沒有足夠或充分的資料可以維持評級,決定撤銷當代置業和花樣年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