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危機|內地專家倡調整「三條紅線」另設地產基金 籌萬億入股民營房企

|

近期內地各處出現爛尾樓盤,更有業主決定集體停止償還按揭貸款。有內媒引述業內專家指出,雖然6月房地產銷售按月回升,但仍處於歷史低位,未來能否持續回升仍有待觀察,因此建議成立「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穩定基金」,同時調整「三條紅線」政策,令下半年房地產行業能持續復蘇。

單憑貨幣寬鬆已沒有用

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早前人行的貨幣寬鬆政策沒有傳導到地產融資上,因為「三條紅線」政策觸發地產行業下滑後,一方面地產發展商資金鏈收緊,信用風險上升;另一方面是地產外部人士對行業缺乏信心,不但銀行對地產開發商惜貸,置業人士也推遲買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徐高認為,要解決房地產行業的問題,單憑貨幣寬鬆政策已經沒有作用,應要開展即時困難資產救助計劃。他又建議成立規模達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穩定基金」,由政府出資1,000億元,再從金融機構籌集9,000億元,讓基金入股民營房企成為小股東,這樣銀行就願意批出貸款,民眾也有置業的信心,打破「惡性循環」。待行業能正常運作後,基金便可以及時獲利退出,不要追求長期持股。

房地產本質決定高負債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亦指出,下半年房地產業要持續復蘇,「三條紅線」政策有必要調整,並舉例指出「第一條紅線是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房企依賴預收款也許不對,但應該給它時間調整,不能立即說預收款不能算你的資產了,大概一半房企都踩了這條線」。

他又指,由於「三條紅線」的限制,把房企分成四個檔次,最好的綠檔房企信貸也只能增加15%,其他全是限制,所以上半年房地產信貸下降53%,屬「斷崖式的下降」。

姚洋認為,房地產的本質決定行業必須高負債,但現在房企因無法借貸而失去流動性,自然無法繼續營運下去。他又補充,真正失敗的房企是因為多元化經營,將房子建設資金用去造車、做風投,而真正做房地產的房企並不會出現很大問題。因此不能因為有些房企出問題,就說整個市場都有問題。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