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供應緊張有望紓緩?據外電引述消息報道,俄羅斯「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天然氣管道完成維護工作後,將在周四如期重啟,但屆時輸送至歐洲的天然氣,將低於原本每日約1.6億立方米的正常產能水平。歐盟方面,因擔心俄羅斯可能會停止供氣,將提議成員國下月起自願減少15%天然氣使用量。
另一方面,路透報道指歐盟將放寬制裁俄羅斯銀行,解凍其部份與農業產品交易有關的資產,並推動恢復俄羅斯農產品出口,減少設置障礙,以紓緩全球糧食危機。據報涉及銀行包括VTB、Sovcombank、Novikombank、Otkritie FCBank、VEB、Promsvyazbank及Bank Rossiya。不過,有關建議須待歐盟成員國大使在周三會議上一致通過,方能生效。
歐盟籲成員國下月減少用氣
歐盟委員會將於周三(20日)公佈一項削減天然氣需求計劃,提議成員國下月起自願減少15%天然氣使用量,以應對俄羅斯可能全面停止供氣,其中包括減少供暖及降溫,以及一些基於市場的措施。據報,在形勢惡化及自願削減力度不足的情況下,有關措施更會強制啟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亦指出,倘若俄羅斯果真中止向歐洲運送天然氣,而全球各國又囤積天然氣供應,將令東歐多國及意大利陷入嚴重衰退。
北溪一號管道佔俄羅斯向歐盟出口天然氣數量逾三分之一,但由7月11日起,俄羅斯以開展年度維修工程為由,關閉連接至德國管道,為期10天,至本周四為止(21日)。
事實上,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上月已將輸氣量削減至原本四成,原因是設備供應商西門子能源公司(Siemens Energy)在加拿大維修的一台渦輪機推遲交付。據報加拿大已把渦輪機空運至德國,並預計一周內抵達俄羅斯。不過,仍有指渦輪機不太可能在周四前重新安裝完成。
另外,Gazprom早前去信歐洲客戶,宣稱遭到「不可抗力」,未能確保履行供應義務,令市場憂慮歐洲有被斷供天然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