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日前推出《2022年美國競爭法》,以抗衡中國及扶植國內科技研發,其中更包括《國家關鍵能力防護法案》 (National Critical Capabilities Defense Act,NCCDA),可能會令投資者感到不安。據美國諮詢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一份報告表示,若議案生效,在過去20年中,估計多達43%的美國對華投資將受到審查,並將會令中美之間的投資面臨放緩,而且迫使美國企業重新評估現有業務。
《國家關鍵能力防禦法案》於去年由4名美國議員提出,以加強企業對外投資審查,並降低國家安全的風險。根據法案,美國將設立一個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領導的委員會,凡是可能導致「國家關鍵能力」向「引起疑慮國家」轉移的投資,都將由該委員會負責審查,並協助阻止美國公司作出這類海外投資。
雖然榮鼎集團的報告不是對未來作出估計,但這確實強調了該法案對於「關鍵」行業的定義範圍有多廣,並指出了僅中國需要申報的投資交易數量有多大。據估計,該議案最有機會審查的行業,包括醫療用品、防護設備、災難恢復、軍事情報及關鍵基礎設施等行業。
美企在中國經營料更困難
報告認為,這項針對美國境外投資的審查制度,可能會損害與中國的投資關係,亦會令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經營更加困難,面臨更高的法律和合規成本。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在華業務創造5,73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和380億美元的利潤。
目前尚不清楚這項新的審查議案如何適用於美國在華項目的後續投資或設施擴建。不過,就目前而言,法案通過的可能性似乎很低,因為類似的措施在參議院已被否決。
獨立政策研究公司Beacon同樣認為,相關措施料遭強烈的商業利益一致反對,最後是否會被納入最終法案令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