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資上市公司市值龍頭之爭,引起市場關注。根據金融數據服務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早前發佈的第三季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名單,在A股上市的白酒龍頭貴州茅台以2.35萬億元市值,超越了在港上市的科技龍頭騰訊(700),成為企業市值一哥。
博大控股非執行主席溫天納認為,貴州茅台市值超越騰訊,顯示投資者比較看重龍頭內需消費股;對騰訊而言,股價反映出監管更嚴格的因素,但此情況是否持續還不明朗,兩者誰表現更好,還要看具體的互聯網及內需刺激相關政策變動。
科企僅佔十強企業3席
以市值結構來說,打入前十強的內地企業中,互聯網科企只佔3席,分別是第二位的騰訊、第三位的阿里巴巴(9988)及第九位的美團(3690)。
另外,有3間銀行打入十強,分別是第四位的工商銀行(1398)、第五位的建設銀行(939),以及第七位的農業銀行(1288)。其餘分別是白酒業的貴州茅台(第一位);電訊類的中國移動(941)(第七位);電池類的寧德時代(第八位),以及石油類的中國石油(857)(第十位)。
對於酒廠超越科企的消息,不少內地網民指表示擔憂,「一個酒廠市值第一,感覺不是好事」、「酒廠超過了科技企業,這很畸形」。
美國市場仍是科企天下
相比之下,美國市場方面,市值排行靠前的幾乎全是科技類企業,如排名第一的蘋果,排名第二的Google,排名第三的微軟,排名第四的亞馬遜,以及有點沒落、但仍然排名第六的Facebook母企Meta等;在前十名中,科技公司便佔了一半。單計蘋果一家公司,其市值已達2.3萬億美元(約18萬億港元),幾乎等於全部中國科技企業的市值總和。
分析指出,從這個市值結構來看,看到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差距與美國相差甚遠,而美國在這方面仍然具有壓倒性優勢。雖然中國多年前已經意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二十大」亦強調了科技的重要性,但是近年科技領域的投入仍然明顯不足。
騰訊股價高位累跌七成
截至10月21日,騰訊以市值2.24萬億元重新超越貴州茅台的2.04萬億元,暫時重返一哥地位。雖然目前騰訊重奪市值第一,但其股價一直在走下坡,相比2021年的772.3元高位,至今累計跌幅達70%,市值蒸發約5萬億元。隨着內地經濟放緩,以及圍繞內地遊戲及科技行業的監管風波,騰訊已失去光環,加上南非大股東的減持未完,皆為股價添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