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冠軍|阿根廷歡呼背後 國民生活長期陷困 過往三奪世盃 通脹均高逾100%

|

阿根廷相隔36年重奪世界盃冠軍後,數以萬計球迷湧入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共和國廣場慶祝,全國上下舉國歡騰;不過,阿根廷歡呼背後,近年其實受累於貨幣貶值及高通脹,經濟持續不景氣,國民生活一直陷入困境。更巧合的是,阿根廷分別於1978年、1986及2022年三次捧得世界盃冠軍時,當地通脹都高得離譜,甚至逼近或超越三位數。

1978年通脹率高達176%

綜合媒體報道,阿根廷1978年的平均通脹率達176%,1986年的平均通脹率也高達116%;而當地通脹在今年初時已高達50%,並預計本月將接近100%,甚至維持高企至明年底。根據當地政府最新數據顯示,11月通脹較彭博預測的94.2%為低,但按年增幅仍高達92.4%,為30年來最高。

儘管當地就業回升,但許多找到工作的人,薪資增長仍低於通脹,意味勞工失去購買力、赤貧正在增加。面對惡性通脹危機下,民眾已不信任銀行及政府,土地、房屋及汽車等高價買賣均以美元現金交易;相反,民眾每拿到本國貨幣就會趕緊花掉,因為貨幣會貶值,只有商品是真的。

窮人只能回歸「以物易物」

為了避開政府的規定,數百萬人更經由黑市購買美元,並收藏在地板下或防彈保險箱內;至於連美元都換不起的窮人,只好回歸最原始的「以物易物」做法。目前該國有約42%的人過着貧窮的日子,遠高於5年前的28%,政府信用亦早已全失。

事實上,阿根廷早年在民粹主義崛起下,為討好勞工階層,拋棄自由貿易,導致國家經濟迅速衰敗;近年則因為疫情及俄烏戰爭影響,推升糧食與能源成本,逼使全球央行啟動加息周期。即使阿根廷央行於今年9月大舉加息至75厘,仍無法為30年來最嚴峻的通脹降溫。

展望未來,根據過往歷史的經驗,明年阿根廷的總統大選將令國家更添波動性,加上乾旱損害農作物收成,並預計衝擊重要大宗商品出口,令經濟進一步堪憂。

世盃成功帶來短暫快樂

不過,世界盃的成功及美斯的魔力,為這個長期社會及經濟動盪的國家,帶來了短暫的快樂。年末的12月原本是勞工上街抗議、要求加薪的季節,但今年一眾民眾上街不是為了抗議,而是為了國家隊狂歡慶祝。

阿根廷作家Eduardo Sacheri就指出,「足球不只定義我們,還是唯一使我們團結的東西。」有些人即使賣掉家當、辭掉工作,也要換得飛往卡塔爾的機票,為的就是親臨國家榮耀的時刻。

據華爾街日報記者指出,有當地民眾認為,看到祖國贏得世界盃,比看見經濟好轉更佳,因為他認為任何經濟復蘇都只會是短暫即逝。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自1950年代以來,已經為阿根廷提供超過20次紓困,但該國仍長年擺脫不了危機。

另有報道引述阿根廷民眾表示,國家隊奪得世界盃是團結全國上下的成就,「雖然不能解決任何事,但你會感激沒有政治分歧的時刻」。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
error

Enjoy this blo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